2025年5月25日下午3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佘志坤先生应邀莅临我校科学城校区A01439,带来题为“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发展与探索”的专题学术报告。作为中国数学会理事、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工作组组长,佘志坤教授的权威分享吸引了我校各学院数学学科师生及竞赛爱好者齐聚现场,共同探寻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的发展脉络与实践路径。

报告伊始,佘志坤教授围绕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的核心价值展开阐述。他指出,这项由中国数学会主办的全国性高水平学科竞赛,自创办以来便以“激励数学学习兴趣、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目标,不仅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数学课程建设的重要载体,更为青年学子搭建了展示数学思维与学习成果的优质平台,为数学及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分享中,佘教授结合自身担任竞赛工作组组长的丰富经验,系统梳理了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的发展历程与关键变革。从竞赛覆盖范围的逐步扩大、参赛群体的持续增长,到试题内容的优化调整、评审机制的不断完善,他以翔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清晰呈现了竞赛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求中所做的探索与创新。针对师生尤为关注的竞赛备考方向,他强调,竞赛试题始终紧扣高校数学教学核心内容,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知识迁移与综合应用能力,这为日常数学学习与竞赛备赛指明了方向。
互动环节中,佘志坤教授针对学生提出的“竞赛备赛重点”“数学知识与专业应用结合”等问题逐一细致解答,并结合《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丛书》的编撰理念,为师生推荐了实用的学习资源与备考方法。他鼓励同学们以竞赛为契机,夯实数学基础、拓宽思维视野,在数学学习与实践中锤炼创新能力。

整场报告脉络清晰、内涵丰富,既为我校师生系统解读了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的发展动态,也为有志于参与竞赛的学生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指导。与会师生纷纷表示,此次报告不仅深化了对数学竞赛意义的理解,更激发了学好数学、参与竞赛的热情,为今后的数学学习与竞赛实践注入了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