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夏季疾病预防知识

2017年09月06日 10:46作者:来源:校医院 浏览次数:

 

时令已进入夏季,温度明显升高,气候以晴热少雨为主。在这一季节,极易发生肠道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中暑,食物中毒等时间,应注意预防。

一、中暑

当温度超过35℃时,体内积蓄的热量不能向外散发,导致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就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出现中暑。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等。老人、孕产妇、婴幼儿、心血管病患者等是高危人群。

预防:备好防晒用具,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如果出现头晕、四肢无力等症状,应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必要时到医院治疗。

二、热伤风

夏天为了散发热能,人的表皮血管和汗腺孔扩张,这时人们往往会开着空调、风扇入睡、用凉水冲浴,导致毛细血管突然收缩,就会打破机体平衡,导致热伤风。其主要症状是发烧、咳嗽、咽痛、咳痰、鼻塞、流涕、全身乏力、酸痛等。中青年、老年人、儿童都是高危人群。

预防:第一,不要过度疲劳。第二,要起居有度,晚睡早起,中午尽量少出门,睡个午觉。第三,注意饮食调养,多吃西瓜、绿豆汤等清凉食品。但小孩和老人不要过食寒凉的食物。

三、肠道疾病

由于夏季气温升高,人们睡眠不足,加上长时间吹空调,抵抗力自然就下降了,会给各类致病菌以可乘之机。细菌、病毒、不洁食物,是引发急性胃肠炎的主要致病因,如细菌性痢疾、食物中毒、霉菌性肠炎。饮食不规律、肠胃不好的人更要注意。

预防: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不要吃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杜绝生吃海产品,用来切熟食的刀、板,要和切生肉、生菜的分开。

四、流行性乙型脑炎

该疾病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通过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当人体被携带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后,经过14天潜伏期可发病。临床上表现为持续性高热,伴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症状,重者可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或出现呼吸衰竭死亡。流行季节7-9月,7月下旬-8月上旬是发病高峰季节。

预防: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如遇到持续高热,头痛、呕吐、抽搐等症状时,应及早去就医,以免贻误病情,失去救治良机。

五、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进食被污染食物而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夏季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胃肠道症状,这类疾病常集体性发生。

预防:生活中要注意食品卫生,规范食品操作,防止生熟不分、交叉污染,不食用腐败变质或不洁食品可以有效预防食物中毒。

六、狂犬病

即疯狗症,又名恐水症,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症,怕风、兴奋、咽肌痉挛、流涎、进行性瘫痪,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犬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次是猫、狼、狐狸等。人被带毒的犬、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引起发病。

预防:狂犬病的预防主要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接种疫苗。控制传染源主要是家养犬免疫、消灭流浪犬以及对可疑病犬和猫进行捕杀。夏天人们穿着单薄,易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因此要远离犬、猫等动物。一旦被动物咬伤或抓伤,正确处置伤口,及时应用狂犬病免疫制剂和疫苗,可有效预防狂犬病除做好上述疾病预防外,还要继续做好手足口病预防工作,同时还应加强对儿童、青少年安全教育,防止游泳、嬉水时发生溺水事故。

七、皮肤病

盛夏气温和湿度都日益升高,各种昆虫大量繁殖。加上人们的衣衫单薄,暴露部位多,很容易引发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癣、温疹、皮炎、真菌感染等。皮肤过敏的人也是最易患皮肤病的人。

预防:“挠”或“忍”都不可取,一定要注意用药和防晒,另外尽量少到草丛、潮湿等蚊虫多地方活动,注意皮肤的清洁透气,穿长衣袖等。

在此,校医院温馨提醒广大师生,夏季来临,一是要注意饮食卫生,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保持教室、宿舍内空气流通。二是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三是生活有规律,睡眠休息好。四是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合理安排好饮食。五是发现身体不适,或有类似反应时要尽快就医,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关闭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