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三下乡】走进“816”核工程遗址,学习传承“三线精神”——记数统学院“强国有我,‘核’你一起”党史学习教育团赴重庆涪陵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022年08月02日 10:46作者:来源: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学习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2022727日,重庆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强国有我,‘核’你一起”党史学习教育团来到了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的816核工程遗址进行参观,学习传承“三线精神”。

参观“816”核工程遗址,倾听无怨无悔的革命之歌

27日上午,实践团队走进了“816”核工程遗址,当年那段可歌可泣的尘封历史仿佛扑面而来。1967年,一支神秘的工程兵部队秘密进驻涪陵深山,开挖地下核工厂,他们所建造的,正是当年为生产原子弹服务的重庆816地下核工厂。816地下核工厂是"世界第一人工洞体",洞体紧靠乌江,洞厅共9层高达79.6米,山体周围共有大小19个洞口,道路、导洞、支洞、隧道等130多条,并且是当时核原料工业基地,修建耗时长达18年之久,可见其工程量之浩大,修筑难度之艰难。直到20024月,国防科工委下达解密令,816地下巨型核军工洞重见世人。当年,数以万计的军民依然隐姓埋名,前赴后继地献身其中,即使背井离乡,献出生命,即使与世隔绝,终生不为人知,也不能磨灭一丝一毫为国奉献的信念。 “这样壮阔的国之工程让人惊叹,先辈们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与称赞,是我们的榜样,也是我们所有交大学子的榜样!” 在了解到这些先辈的事迹之时,团队成员杨思怡同学感慨道。 

学习“三线精神”,汲取吾辈奋进力量

816工程作为“三线建设”时期的最高机密,在其修筑岁月中,数万军民在此期间隐姓埋名,奉献青春。虽然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816工程”始终没有投入正式的生产,但他们无怨无悔,因为“816工程”是为和平而建,也为和平而止。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责任,先辈们让中国强大,如今国之富强更是需要我们一辈为之奋斗。慷慨激昂的“三线精神”需要我们经常学习,反复学习,从中汲取奋斗的动力。“三线精神饱含的宝贵精神遗产,坚定了我们前进的信心,激励了我们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这是李云峰同学所悟,也是团队成员共同所感。

 

 


关闭

返回原图
/